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聆聽福山(福山植物園「聲音劇場」之播放影片) 音樂播放
關閉音樂圖示
植物園導覽 Banner
:::
植物園導覽

每月植物情報

賞花
賞果
賞葉
1 落羽松(杉科)
全景 圖-謝孟宜
呼吸根 圖-謝孟宜
花 圖-謝孟宜

大部分的針葉樹一年四季都綠油油的,也不會落葉,而落羽松是個例外。秋天時,葉片變成鮮豔的紅棕色,並像片片羽毛般飄落,因而得名落羽松。落羽松這美洲沼澤地區來的貴客,圓錐狀瘦長的樹形,四季嫩綠、青綠、艷紅、凋落的景象,在亞熱帶的台灣相當罕見,也頗受詩人雅士的喜愛。欣賞落羽松時,請觀察它特殊的「膝根」,有一種說法是:幫助它在沼澤環境中呼吸,另一種說法是:落羽松沒有主根深入底下,以膝根及板根來支撐高聳的樹幹。(文/陳一萍)

2 山龍眼(山龍眼科)
果實裡面
近拍開花
結果
開花
開花群

是常綠性的小喬木,因果實成串結出,且形色類似龍眼而得名,不過果實是硬質的堅果,不能食用。它的葉子大而厚硬,葉緣鋸齒明顯,頗易辨認。花期一般在五至六月間,花序成串下垂綻放,經常引來愛花人駐足欣賞。花朵有4片線形的花被,且花被有特殊的卷旋現象,讓人嘖嘖稱奇。雄蕊不具花絲,花藥直接長在花被頂端,又是一奇。果實在冬季成熟,串串下垂,也頗具觀賞價值 。分布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山區,是闊葉樹林中的常見物種。

3 三斗石櫟(殼斗科)
果 圖-謝孟宜
花 圖-謝孟宜
近拍花 圖-謝孟宜
嫩葉 圖-謝孟宜

三斗石櫟,較簡短的名稱是三斗柯,屬殼斗科。為何叫「三斗」,只要看到它那經常是三顆成一組的果實結構,就會一目了然。三斗石櫟的樹幹容易產萌孽,所以如果任其生長,常成叢生狀。花期一到,其柔荑狀花序,滿綴在枝頭上,果實長楕圓形,平滑、呈如子彈般流線的形狀頗為美觀,剛吐露的新葉,鮮紅、柔嫰再慢慢轉成油亮厚實,除適合觀賞外,也是辨認的重要參考。(文/陳一萍)

4 昆欄樹(昆欄樹科)
一株昆欄樹
果實
果實成熟了
近拍含苞
遠拍昆欄樹

「昆欄樹」不知因何而得名,不過它的別名「雲葉」、「捕鳥木」等就親切且易懂多了,因為它具有表面油亮且濃密如雲的葉片;又其樹皮富含具強力黏性的膠質,搗爛之後可做為鳥黐之故。另外其常呈三叉分岐的枝幹結構,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特徵。它是較原始的被子植物,世上僅存此一科一屬一種,台灣的中海拔地區是其適生地,不過陽明山區一帶,也常可見其芳踨,這就是所謂的植物北降現象。(葉祥溪)

5 大頭茶(大頭茶)
果
果裂
花

6 大葉越橘(杜鵑花科)
大葉越橘
果
花
近拍花
開花

常綠性灌木,葉片厚紙質至亞革質,卵形、長橢圓形至菱狀長橢圓形,長約2.5~5公分,鋸齒緣,兩面光滑。族群散生在各地的低~中海拔山區,常在稜線或山頂的空曠處出現,有時則會混生在海邊灌叢中。 花期主要在四月間,總狀花序被細毛,花冠白色,壺形,向下開展,花梗與花萼均呈紅褐色,頗美;由底部看將開而未開的大花苞,居然酷似紅色小海星,煞是迷人;漿果球形,成熟時黑色。近年來廣受造園者的青睞,的確值得推廣栽植。

7 臺灣香檬(芸香科)
花 圖-謝孟宜

8 鐘萼木(鐘萼木科)
近拍開花
結果
開花
綠葉
鐘萼木的成熟果實與種子

因花萼筒呈鐘形而得名,落葉性喬木。葉互生,一回奇數羽狀複葉。小葉對生,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,全緣,葉基歪形,長約7~14公分,寬約3~5公分,葉背具白色短毛。三~四月間開花,總狀花序頂生,被褐色毛;花瓣5片,倒卵形,粉紅色至近白色;雄蕊8枚,花藥縱向開裂,子房3室;蒴果卵形,長約3公分,成熟時自基部裂開,種子橙紅色,頗美。分布在台灣北部及東北部低海拔的次生林中,植株形態優美,開花時更是好看,可推廣為行道、園景樹。

9 青楓(楓樹科)
紅葉
盛開
結果
開花
綠葉

為臺灣特有種,落葉喬木。小枝條為綠色,葉對生,掌狀葉5~7深裂,葉緣細鋸齒,是全球最有名的紅葉植物-槭樹科家族的一員。每年秋冬寒流來襲的落葉前,紅葉紅得相當醉人;而每年初春的嫩葉也相當美。春季開花,花色綠白色,聚繖狀圓錐花序。夏季結果,翅果具2翅。分佈於全台灣中低海拔森林溪谷。常被利用為盆栽或園景樹、行道樹。

10 裡白楤木(五加科)

落葉小喬木,莖幹疏生有小刺,隨樹齡增長,小刺漸漸長成刺瘤,幼枝及葉柄略帶暗紫色。葉叢生枝頭,紙質的葉互生,表面綠色,背面灰白色(故稱裡白),長可達65公分。 花頂生枝端,由多數小繖形花序排列成大圓錐花序,十分醒目。花期8~10月,是初秋淺山地區很重要的蜜源植物。 生長在較低海拔的「台灣楤木-刺楤」與它是近親,同屬五加科楤木屬,除了生長環境不同外,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,台灣楤木的葉上有刺,裡白楤木則沒有。「白刺楤」是它的俗名之一,而俗稱「紅刺楤」的食茱萸,則屬芸香科,兩者名近而實遠。(文/葉祥溪)

11 山芙蓉(錦葵科)
下午花 圖-謝孟宜
午後花 圖-謝孟宜
初開花 圖-謝孟宜
花圖-謝孟宜

山芙蓉學名:Hibiscus taiwanensis,是台灣特有種植物。台灣中低海拔山區均有分佈,種子具毛茸,是崩塌地常見的陽性物種。 山芙蓉屬於錦葵科木槿屬,花色隨日照多寡而變,初開時為白色,午後變為淡粉色,下午變為粉紅色,提供觀賞者一日三變的視覺享受,故有千面女郎的美稱。如要問它的花期,請記得它有「拒霜」的別名,每到了秋天,節氣「霜降」之後,就可見到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。 要欣賞山芙蓉,最好的方式是走進自然、漫步山野。秋天來到福山植園,別忘了到草原區走一趟,點綴在步道邊的山芙蓉,野趣當中顯現幾分高貴的氣質,讓人迷醉。(文/葉祥溪)

12 小葉白筆(灰木科)
花 攝影-謝孟宜
花苞 攝影-鄭元春
近拍葉 攝影-鄭元春
葉 攝影-鄭元春

灰木科灰木屬的小葉白筆,是台灣的特有種植物,乍看之下,常會將它誤認為稱秤花,不過它具有尾尖特別長的葉與紫色的新芽,是兩者頗為明顯的差異,當然如能看到它的花朵及果實差別就更清楚了。它的花頗為幽雅脫俗,相當討人喜愛,仔細觀察它的花,可發現其雄蕊的基部是與花瓣合生的,所以花謝時,當然就隨花瓣一起掉落。灰木屬也叫山礬屬,小葉白筆有細長的花梗,故又名長梗山礬。

13 蓪草(五加科)
花序
花珠
近拍花
結果
新葉

也叫“通脫木”是常綠性的灌木,不分枝或僅具少數分枝。葉片相當寬大,葉柄也可長達半公尺以上,外觀極為突出,只要見過一次,應該就可長久記住。它的髓部特別發達,可用來造紙,也是製造許多工藝品的上等材料。花期一般在十一至十二月間,大型的圓錐花序開在各分枝頂稍,由許許多多小繖形花序組合而成,花軸與花朵均密生柔毛。小花黃白色,有4片花瓣與4枚雄蕊,果實為核果狀的堅果,成熟時黑色。分布在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山區,屬常見植物。

14 山茶花(茶科)
花 圖-謝孟宜
開花 圖-謝孟宜
嫩葉 圖-謝孟宜

冬季到春季間來到福山,經過管制站後,沿路左側邊坡上,可看見一株株盛開的茶花,讓人驚艷。山茶花又名茶花,在古老典籍中則有「玉茗」、「曼陀羅花」等雅稱,是雅俗共賞的世界名花。具多方面的經濟價值,如細葉山茶(小果油茶),其果實所蘊含之茶油的品質與含量,不亞於傳統所栽植之油茶。 厚革質的葉,全鋸齒緣及大葉包小葉,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易辨認的特徵。 本屬植物的種子只靠重力傳播且缺乏二次傳播媒介,故成為一種良好的原始森林指標性物種。台灣有12種原生的山茶花,福山植物園已收集了9種,進行移地保育中。(文/葉祥溪)
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