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 |
文 |
圖像 |
福山意象 |
入口意象為洪東標老師繪製的生態圖,以園區內哈盆溪生態為主題,呈現雨霧森林的福山情境,低海拔天然闊葉林的樣貌在空間中延續,野生動物隱身其中,以霧境蹤影的方式呈現了這座森林中植物園。 |
 |
探索福山 |
福山無言勝有言,楊恩生老師的這幅藍鵲在林下附生植物間悠遊的畫作,展現了福山特有的森林風情。 |
 |
陽光下的福山 |
徐偉斌老師的生態圖描繪了陽光下的福山,各種動物在資源豐富生意盎然的天然闊葉樹林中穿梭覓食。
本區分為三個子單元:
遠觀動物:
透過模擬的望遠鏡觀察看看,森林裡不同的高度,會看到哪些生物在活動呢?
近觀植物:
透過模擬的放大鏡觀察植物的花和蕨類的孢子,你會發現他們變得更美麗了。
大樹公寓:
透過簡單的互動裝置,來看看有誰住在這棵大樹上呢。 |
 |
生生不息的福山 |
颱風加速了森林的代謝,改變了生態系,生物在其中展現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,是森林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頁。
該空間由六個小單元組成:
颱風與森林:
生態圖右側描繪出颱風過後,森林帶來大量的雨水,流入下方土壤。
小雨滴的旅行:
水滴進入土壤,透過土壤剖面燈箱了解酸雨淨化的過程。
森林與水─溪流生態:
地面的哈盆溪河道為重要水資源也是生物棲息地,在透明板的舖面下可依稀可見特有種的臺灣馬口魚在中悠游。
森林的更新:
生態圖左側顯示颱風過後,倒木及大量的落葉讓林冠層變稀疏,陽光直射土面,小苗紛紛竄出,加速了森林的更新
森林的清道夫:
以森林的清除者為主題的影片在地面播放。
倒木的生態:
枯倒木一天天慢慢地被分解,樹皮逐漸剝落腐爛,各類植物及昆蟲等也相繼進駐,打開倒木模型的抽屜猜猜看,你會發現什麼? |
 |
夜幕低垂的福山 |
這個空間是動態空間,入口處即是徐偉斌老師的生態圖呈現福山的夜晚。走進森林劇場後所有生態圖中的夜間動物透過約1-2分鐘flash互動影像來與大家見面,一有動作感應,就會將螢幕裡的動物嚇跑,接著會播放片長約13分鐘的「聆聽福山」影片,以大自然中的聲音帶著大家走訪福山。 |
 |
群峰環繞的植物園 |
共有三個頁面,中間頁為福山試驗林的範圍及園區地圖,左側『知福』頁面記敘福山的成長故事,右側『惜福』頁面則呈現福山植物園的任務與特色,並設計翻轉板提醒遊園注意事項。 |
 |
互動桌 |
透過樹的外衣、造型多樣的果實、動物便便、動物的腳印及拓印互動桌,進行探索體驗,植物園自然素材本身就是最好的環境教育體驗。 |
 |